高考复读取消(今年各地将取消高考复读?)
2019年高考招生工作已进程过半,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剩下的就是在家静静地等待录取结果和通知书了。然而也有一些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向高考君咨询关于复读的事情,也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复读。
高考复读,除了要综合考虑自身心理素质、未来规划、家庭情况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高考改革政策”。
网上最近流传一则谣言,称“四川省将于2021年实行高考改革,明年的考生几乎没有复读机会”,很多人就问:“是不是我所在的省也是这样?”
针对该消息,随后四川省教育厅进行了辟谣:目前四川省高考改革的基础条件和方案尚未成熟,启动实施时间尚未最终确定。网传“四川省将于2021年(后年)实行高考改革,高考模式从语数外+(理)综,改为语数外+选考三科目”与事实不符。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使四川省2021年启动改革,“明年考生无复读机会”的说法也完全站不住脚。因为从新高考模式从启动到真正实行,至少需要3年的周期。“启动改革”是指从当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实行新高考”至少得等到3年后!此外,这则谣言还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考生数量预测与实际统计不符按四川省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初步统计,2020 年四川考生数预计为66万左右,并非网传的“明年四川考生数预计破70万”。不同年份的成绩没有可比性此外,同一学校的录取分数会随着不同年份全省考生整体分数情况发生变化,网传“今年480分能选的学校,明年550分还是只能选同样学校”相关信息,完全是对高考录取分数的臆测,毫无依据。
那么,已经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到底能不能复读呢?下面就分省进行具体分析。(仅供参考)
2020年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对复读有什么影响?
山东、海南、北京、天津四省市于2017年启动了高考改革试点,今年是实行传统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2020年这四个省市将实行“3+3”模式的新高考。这种变化对复读生有什么影响?下面为大家具体分析:
北 京
改革要点
1.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理分科;
2.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数学、外语;
3.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4.英语一年考两次。
近两年来,每年北京约有4000名考生参加高考复读。2020年新高考对复读到底产生多大影响,成为考生家长关心的焦点问题。
2020年北京新高考,最大的变化是理不再分科,考生选科实行“6选3”,同时,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这种选科上的变化将对是否选择高考复读带来什么影响?
北京一位郊区高招办老师在表示,最近几年,该区每年有100多人参加复读,预计今年人数仍会保持稳定。
在他看来,新“老”高考的变化,对考生是否选择复读影响不大,明年新高考仍使用“老教材”。今年选择综的考生,明年可以考虑选择政治、历史、地理;考理综的考生,明年可考虑选择物理、化学、生物。
本市部分中学负责人表示,作为老高考最后一年,今年高考题已经体现了向新高考的过渡和衔接。
从命题角度来看,过去三年一直在逐步调整,比如,理科数学试卷在向合卷调整,理综和综各个学科也已向单独命题靠近。
据了解,与选科模式相对应,高校在录取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变革。目前,北京等多个省市已经公布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其中,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了必选科目,考生选考科目中须包含这些必选科目方可报考该专业。
有家长担心,相比新高考“6选3”所带来的20种选择,复读生仍然按照过去的综和理综,选择史地政和理化生,是否意味着专业选择范围的缩小?
专家分析,高校设置选考科目时,很多原来理科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很多原来科专业都要求选考历史。因此,如果考生选考科目中包含这两个科目,几乎大部分学校专业都能填报。
“实际上,高校目前大部分专业没有必选科目的限制。原来有些限制理科或科生的专业,理科考生也能报了。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明年可以报考的范围更大。”
根据新高考方案,选考的6个科目设立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和传统高考相比,等级赋分会导致科目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分差缩小。在“老高考”中,每一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差100分。而新高考下,每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是60分。
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都要吃透并用好等级赋分的规则。选考科目区分度降低,将会影响到同一分数段的竞争激烈程度。这意味着靠优势学科拉高分数的可能性降低了,对考生来说最关键的是补短板。对于成绩偏后的学生来说,这反而是个机会。
科复读生或面临更大挑战?
1、高考不再设置科数学卷
“旧”高考,数学分为、理两卷,很显然,科卷难度明显低于理科卷。所以,对选择复读的科生来讲,学习数学是一种挑战。
2、“赋分制”对科生是否有利?
从目前统计数据上看,北京超过50%的考生选考了地理,假如2020年北京有5万,考生,那么选考地理的考生将会超过25000人。地理,对于传统的科生来讲,并不算简单的学科,选择复读,意味着选择参加更加激烈的竞争。
尽管北京选考历史和政治的考生人数相对较少,但是也得超过万名,考试人数与以往科考生相当,但是目前的选课,感兴趣、擅长等元素起到决定性作用选课模式下,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
3、新高考,试题创新程度更高
在2019高考中,考生没有考出理想分数,考生对高考卷的适应能力未必很强,那么面对2020年高考,梯度更加合理,创新度更高,那么考生必须要努力改变才能更好的适应。
山 东
改革要点
1.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不分理科;
2.2020年开始,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数学、外语。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高考总成绩由3门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总分为750分;
3.实行“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
4.2020年起,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总分750分,其中化素质部分320,专业技能部分430。
山东省2020年将实行新高考,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实行后,对于复读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不要用复读有利或复读不利来判断,要因考生个体的成绩差异来进行个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对于有些考生来说,在新高考制度下复读是有利的,对于有些考生来说可能不适宜复读,欲速则不达,"好饭"不怕晚,理性对待复读,现就2020年高考复读生关心的问题分析如下:
1、今年山东省考生还能复读吗?
现在山东省教育部门没有明确的宣布学生是否还能复读的政策,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复读是没有多少难度的,因为老高考和新高考,完全可以实现对接,比如学业水平考试,当成合格考,合格就可以毕业,比如复读生可以选择政史地或者理化生参加高考,这在操作上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2、山东省考生复读面临哪些困难?
虽然如此,但是我还是不建议有的学生复读,这是因为新旧高考之间有一些问题,对复读生的冲击很大。
(1)赋分的问题:假如是理科复读生,那么他会选择理化生组合参加高考,他将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形势:遭遇学霸,赋分降低。这是因为在新高考中,选择理化生组合的都是学霸,在新高考实现赋分制度的情况下,复读生如果成绩不是很突出,那么势必会在赋分中吃亏,赋出一个更低的分数。
(2)学习内容的变化:虽然现在实行新高考,但是依然使用老教材;虽然实行老教材,但是要适应新高考,所有从教材内容上,会有比较大的删减,尤其是理科中的物理和化学,更增加了一本教材的学习,这对于复读生有很大的挑战。再比如科,以历史为例,原来历史是以综的形式考查,题目少,分值高,新高考以单科形式出现,题型和分值必将有变化,最大的变化,来自于选修,选修需要学几本教材?以什么形式进行考查?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变化是肯定的。
这两点对复读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理科生,面临更大挑战,科生相对来说,挑战较小。因为科的教材,变化不大,即便有变化,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而在组合方面,选择政史地组合的生源较差,甚至比原来的科生还要差,人数众多,所以赋分也可能会占优势。
3、2020年山东高考如何考?与老高考相比有哪些变化?
(1)高考科目: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在选考科目上采用了“3+3”方式。
A.第一个“3”指全国统考科目的语、数学、外语,与老高考相比,语不会有大的变化,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外语听力可以考2次,考试时间是高三上学期12月份和下学期6月份高考期间各考试一次,择高分录入高考总分,其实是降低了听力的难度;2020年新高考数学不分理科,难度会介于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之间,难度不会有大的起伏;
B.第二个“3”为任选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任选3科。不再分大(政治、历史、地理)、大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科共20个套餐,原来的大(政治、历史、地理)、大理(物理、化学、生物)也在20个套餐之中。
(2)赋分结构:语、数、外每科150分,6选3等级考学科每科100分,高考总分750分。
(3)高考时间:外语听力可以考2次,考试时间是高三上学期12月份和下学期6月份高考期间各考试一次,择高分录入高考总分。外语笔试和其他科目在6月7日-10日考试。
4、2020年山东新高考与大(政史地)、大理(理化生)相比有哪些变化?
(1)2020年山东高考6选3等级考计分原则及对高考复读的影响
A.赋分原则:2020年起,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6选3等级考)的计分规则为: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B.分差变化:在新高考制度下,6选3等级考总分是300分,和老高考的综和理综总分是一样的,但6选3等级考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如物理,在老高考制度下,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而在新高考制度下,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21分。因此,新的赋分原则对复读生没有影响。
C.6选3等级考与老综、理综考试范围有较大变化吗?复读生如何选科?
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从难度上来说,新高考制度下,6选3学科实行单科考试,没有综和理综试卷,在试卷难度上不会增加,甚至难度会有一定降低,考试大纲虽然有一定变化,但变化不会太大,基本与老高考保持一致,不必担心。
对于2019年毕业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复读参加新高考,可以选择6选3中的理化生或政史地套餐,对于综(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和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本来很强的学生来说,参加新高考会有一定优势;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偏科的复读生来说,可以规避偏科学科,比如某理科生如果物理不好,化学和生物成绩不错,在复读时,可以将物理改为地理学科,在复读这一年主攻地理,要比死磕物理学科要好一些;如果化学不好,在复读时,也可以将化学改为地理。因此,新的高考制度,对于严重偏科生来说,其实是增加了选择的余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5、2020年山东高考志愿报考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好处?
(1)主要变化:先选专业,后选学校。
(2)报考方式:
A.“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意味着考生报考先选专业,后选学校。这种报考模式,可以解决目前平行志愿中退档和被调剂这两种考生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B.先选专业,后选学校,即一个学校只能报考一个专业。过去一个学校多个专业的模式是,比如你选择了山东大学,专业允许报3个(通常都是6个,写3个是为了简要说明),你选择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同时服从专业调剂。这里存在两个风险:一个是档案进入了山东大学可能会被退档,另外一个是报考的3个专业可能都没有录取你,你被调剂到别的专业。以上两个结果都不是你所希望的。
C.新的报考方式,允许报3个院校志愿(院校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不同),例如:你选择山东大学+数学,山大+物理,山大+化学。注意,这里没有服从专业调剂。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档案投到了山东大学,你就一定会被录取到三个之一。
由此看来,新的志愿报考方式能满足学生对于学科选择的要求,可以解决目前平行志愿中退档和被调剂这两种考生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天 津
改革要点
1.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理分科;
2.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数学、外语;
3.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4.英语一年考两次。
2019年,作为天津高考最后一次执行“理分科”政策的最后一年,让很多同学压力沉重。不仅包括应届考生,也包括一些复读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次高考过后,复读很可能会成为很多学生的“禁招”。
“3+X”政策下,报名高考时需要选择/理综;在新政下,我们所要选择的则是6门学科中的任意3门。
从理论角度来说,如果在“3+X”最后一年参加高考,而且想要复读的同学,在勾选学科的时候,也只能勾选“物+化+生”或是“史+地+政”的组合,实际上是享受不到高考改革新政下的优势的。
很多同学会有疑问了,究竟高考新政对于考生有怎样的优势呢?实际上这种优势更多程度上体现在填报志愿时的“选择权”的优势上。而且这种优势面向的对象恰好也是数量最多的优秀生源。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这里就以理科生小宋为例。
在原有的政策下,如果这位同学想要考入生物系(如生物工程专业)则必须要选择“理综”,面对6门副科当中难度最大的物理学科。而在高考新政下,这位同学则可以更换为“化学+生物+地理”的学科组合。
将“物理”更换为“地理”难度骤降,虽然新政下已将卷面分更换为“等级赋分制”,更加查看学生的排名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取得佳绩的可能性更高了。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复读生相对于应届生机会更多呢?不一定!
因为新高考突出强调6选3,从六个科目中自主选择三门课,而这将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所以新高考的模式实际上在让高中生提前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行业,以后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谨慎做好选科搭配对于处在新旧交替下的复读生来说至关重要!
海 南
改革要点
1.从2020年起(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高考录取总成绩=“语数外”全国卷高考成绩+3门“学考”成绩;
2.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即原来的一、二、三本将被合并为本科批;
3.本科批次初步拟定考生可以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统考科目(语、数、外)6月7-8日举行;选考科目6月9-10日进行。
2020年,海南省高考仍以标准分呈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结果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考试不合格的考生,高三毕业前可补考1次;等级性考试成绩以标准分呈现,与统一高考3个科目成绩的标准分合成后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总成绩。
海南省农垦中学高三教师于小涛提醒,如果有考生选择复读,会考成绩不再保留,明年取而代之的是合格考,学习压力增大,考生面临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此外,“3+3”模式本身也更侧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为便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高中学生的各选修学科专业性增强,考试难度也相应提升,复读考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考试风险。因此,建议考生要谨慎选择复读。
小 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新高考所带来的变化,高考生通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正常情况足以应对政策的变化。
高考复读既有机会也有风险,对于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偶然出现考试失误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复读,但如果孩子对复读不接受,则不应选择复读。人生拥有多种机会来改变现状,并非单单依靠高考。
储朝晖建议,在是否决定复读的事上,家长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替孩子选择,一定尊重孩子的意见,最终由孩子来决定是否要复读。
没有启动或实行新高考复读就没有风险了吗?
2020年没有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复读就没有风险了吗?先来看看复读生录取新规定:
1、复读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的要求
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部门明确规定,对待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政策要和普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对待,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视高考复读考生。
2、部分院校会对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有所限制
虽然高考复读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没有过分的区别对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录取政策上,也会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的院校,这一点需要高考复读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时留心。比如一些军事类的院校、国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录取时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
3、高考复读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大学院校
复读生高考政策和普通的应届高考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选择报考的大学院校时,只要复读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求,高考复读考生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高校。
即使没有新高考,复读会面临什么问题?复读这一年不同往年,这一年更苦更累更心酸,你已经不再是应届生,你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你学习的压力也应该能够想到,所以,如果你选择复读,各个方面的结果你必须要提前想到,提前考虑清楚。复读的成本,远比你想象的更高。
“有期徒刑”一年
这个“有期徒刑”的概念,来自毛坦厂。在众所周知的“高考工厂”之一毛坦厂中,高三复读班的数量基本和应届生的班数持平,那里没有娱乐,每一个学生的时间都被作息表拆解的严丝合缝,宿舍里无法手机充电,除了学习,也找不到什么可做的了。
毛坦厂附近的具店叫“好运具”,酒店叫“状元酒楼”,超市叫“学府超市”,这里的学生不光时间被拆解,也被这样无形的压力包裹,一年题海后,这里的复读生人均可提高100分左右。
复读班的费用多在万元以上,毛坦厂附近的普通民办学校,收费高达4.8万。
这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已经是笔不小的费用,而选择以高考作为孩子命运出口而复读的家庭,大多数也是普通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只是一方面,在高四巨大压力下朝夕相处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绷。
最大的压力和伤害来自自己,网友@奇怪的她 说,复读与其说是身体上的折磨,心理上的折磨更多吧。每次月考过后,名次表就会贴在大门上,进步多少,倒退多少,明明白白圈出来。可是复读生的心脏好像比应届生更脆弱,一次倒退,也是一次暴击,你会一次次地反问自己:复读真的是好选择吗?我是不是浪费掉了这1年的时光。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就要准备好承受旁人的眼光,准备好慢慢脱离原有的同学圈子,因为当他们都在讨论大学话题的时候,你必然觉得难过和疏离;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要准备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题,它可能更有难度,或者竞争者更多;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你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绝望,告诉自己决定高考成败的不是有没有复读,而终究是有没有努力。
有同学说,复读时候每天下了晚修,都要一个人在操场流泪,平复一下情绪再回家,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些,可能就认证了那句:在那段黑暗无光的岁月里,恰是你野蛮生长的时期。
平静朴素的高中操场,曾释放了多少学生的压力。
高四,让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可能性,同时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这可能就是复读最大的体验。
复读的一年,你肯定会遇到压力
如果选择了复读,这两个字将不再是轻飘飘的纸上谈兵,而将具象为时间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块又被题目和作业填满的一整年。
《中国青年报》曾介绍了一位复读生的日常备考计划:“每天14节课,作息时间为早上6点20分到晚上10点30分,每周上课六天;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班主任专任专职,全天候督导学生;按入校成绩分班,分层次教学;实行周考,月考。周考为单科考试,月考包括学校月考,武汉市统一调考,湖北省八校联考等。”
除了紧凑的时间安排,自然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更大的挑战,则是复读生相较应届生所独有的挫败感与压迫感。在这种环境下,复读生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中国社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曾以北京市4万名应届生和复读生为对象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复读生的心理问题比应届高三生大很多,一半的复读生有强迫倾向、焦虑倾向。
一天天数日子过完了高四。
哭了无数次,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数着时间过日子,那个时候,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熬”。每每如此安慰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只要熬过剩下的日子就好了。当时打定主意,如果还考不好,打死也不会再重来了。
与辣椒油为伴,认咖啡为友。感受最大的,就是学来的那些对抗睡眠的偏方。辣椒油是可以拿来抹鼻子的,风油精是可以涂在眼皮底下的,笔头是可以用来戳大腿的,雀巢咖啡是可以干吃的。
周围人关注的目光,自己对曾经同学大学生活的羡慕。
有时,打开微信,那些老同学会来问候一两句,出于好奇问你各种复读的情况,虽然他们没有恶意,但是这种问候只能让自己觉得收到莫名的关注,一句句回复过去,也会觉得很烦。偶尔再打开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学到哪里哪里旅游打卡,还有有同学在吐槽四六级的作题,有人会说周末在宿舍躺尸一天觉得好无聊,有人又秀了一幅最近跟班学的水彩画……这一切,都与你无关。他们有些烦恼,甚至你也想拥有,但是时候未到。
这时候,人类的悲喜是并不相通的。你哪里也不能去,只能干掉桌面上的卷子,然后去食堂给自己加鸡腿。
或许,这一年,你需要选择朋友圈失联。为了明年你能笑的开心,我想,你的朋友也不会因此埋怨,他们只会为你的坚持点赞!
再次失败的风险。
这很残酷,也大有人在。复读不是定心丸,不是灵丹妙药,万一又有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也不得不考虑这种最糟糕的情况。要想好这样的结局,自己该何去何从。
你适合复习吗?请对号入座
复读要考虑的五大因素
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适合复读,也就是说复读是有条件的,家长和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做出判断。构成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是属于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有的属于考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无论什么原因,要复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考生自己有强烈的复读愿望
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考生不满现状,不满足现在的层次,不满意院校、专业,愿意通过复读进一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说考生有强烈复读愿望是说考生的复读愿望是发自考生内心的,特别要强调的是考生复读不能只是父母的愿望。考生不愿意复读,在父母的压力下勉强复读,这样的复读效果是最差的。
2、对自己的复读目标清楚
所谓目标清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你要考哪一个层次的哪些院校和专业;二是你的实力距这个目标有多大距离,是否能够实现。
目标合适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如果期望值过高,和自己实力差距比较大,复读一年的效果不会很好。
3、对自己目标未实现的原因清楚
高考失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情况又都是不同的,有的是智力因素的原因,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网络不清晰、学科能力薄弱等等。有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毅力、恒心、韧性、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
无论是什么原因,考生都要对自己做认真科学的解剖、分析。自我分析过程、自我解剖过程就是看病、诊断过程,而复读过程就是治病过程,只有诊断正确,治病才能有效。
4、复读需要毅力,复读需要吃苦
什么是高考?高考一定意义上说是考生向自己极限的一次冲击。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高考也是一次心理的考试。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要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三一年是学生十二年学习中最艰苦、最劳累的一年。考生有没有毅力再苦一年?再累一年?考生的心理品质、心理承受力如何?一旦选择复读不能后悔、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
5、有潜力、有提升空间
相当一部分复读生不是落榜生,他们只是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他们需要优秀教师的点拨,他们具备提升空间,他们也有再学习的愿望。
对于老师来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懂的老师。师生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学习上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决定复读后,应该怎么做?
复读生心理:两大方向
1、树立合适的目标
复读生要清楚自己的起点,明白不同层次的复读生高考提升的空间也是不同的,根据这些给自己树立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否则整个“高四”过程,会一直处于低落与失败的状态。
2、学会减压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压得复读生抬不起头来,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减压,具体说,就是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情绪以及自我安慰。
复读生心理:三大注意
1、尽快走出阴影
复读生应该认识到,刚刚结束的高考不管成绩如何,都已经过去了,要尽快走出以前的阴影。
几乎每年都有复读生,本身素质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了考试发挥,无缘理想的院校。但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心理压力小,平时不很出色,高考却让人刮目相看。
2、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复读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会接踵而来,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是不可能的,复读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平时的考试,要通过考试检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自从上了高四,很多复读生就远离了操场,其实在这时,更要学会转移情绪,用打球、听音乐等娱乐形式,来转移自己的心理焦虑。
3、要适时的进行自我安慰
很多复读生在复读过程中,常常怀疑自己的复读是否有必要,担心复读一年,高考分数反而下降,浪费青春和精力。
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安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风险,只要自己奋斗过,就不必计较结果,要表现出一种大气与洒脱。
复读的这一年应该怎么过?
1、正确认识自己
复读生首先应明白自己的优势与问题所在,然后再为自己的复读生活做一个计划,整个学年,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
优势:知识储备丰富
与普通高三学生比较,复读生已经学完了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从知识储备上看,他们知识相对丰富,具备一定的临考经验,在状态上把握较好;不用参加会考,可以全力以赴应对高考;更了解自己的强、弱科目。
劣势:学习素质不足
低分复读生在学习方面的缺点表现比较突出,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身领悟能力需要再加深、巩固,这一缺点是不容易弥补的;由于学习不认真,荒废学业而造成的复读,虽然成绩提升的空间较大,但是由于已经形成了知识的断层,所以需要下工夫补上。
2、不断纠正缺点
部分复读生对以前的学习模式产生了惯性。很多复读生在学习方面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如基础知识有漏洞、学习方法不得要领、应试技巧不足等,这些都需要不断改正。
3、克服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很多复读生的通病,老师一讲就会,下课就忘。因为老师讲的部分内容,复读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过接触,感觉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并认为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下课后,缺乏对知识的梳理、总结。在做题时,这一问题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4、保持动力
在复读班开学的前3个月里,很多学生表现都不错,学习劲头很足,但以后,就会有学生渐渐分心。这一点主要集中于部分低分复读生。
在入学的前3个月里,高考失败的压力还没有淡去,同学们对待学习也非常认真,渐渐地,个别同学就会放松自己,认为复读也不过如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自考本科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kbkjy.com/gkdy/993.html
猜你喜欢
高考答疑
浙江高考体检限报(高考填报志愿时不能忽略的体检限制)
现在高考分数已经出来了,很多家长和学生把注意力和时间都放在了选择专业和院校上,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和学生们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体检结果!因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下考生如果报考了相关专业,可能面临退档或者其他的问题。所谓不予录取,就是部分高校中的部分专业,对患有部分疾病的考生不予录取,包括重大的血液病或者心脏疾病等,这部分考生如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浙江高考二段投档(浙江高考平行志愿首段投档院校专业分数线出炉)
浙江2022年高考评卷现场。 童笑雨 摄 普通类一段平行志愿投档,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规则和招生计划1:1的比例,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具体专业(类)。院校专业投档分数线的高低,主要由报考该院校专业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决定。院校专业报考人数多尤其是高分考生多,则投档线上升;专业招生计划量增大,投档线则会相对下降。如不少优质院校一个专业(类)在浙江的招生量达百人以上,超出许多院校各专业在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浙江省高考选考(最新浙江选考安排出炉)
定啦!今年我省高考及选考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已出炉。考试信息确认和缴费全部在网上进行。具体安排有哪些?考生们快来看看。高考各科考试时间此前,根据教育部“高考延期一个月”的统一部署,今年高考语、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间已明确。今天,我省2020年7月选考、高校招生职业技能理论考试时间安排也出炉了,汇总如下。高考及选考科目考试 日期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7月7日 (星期二)上午语9:00-11:30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浙江提前录取志愿如何填报(今年浙江高考分数线怎么划)
今年浙江高考普通类录取分段由三段改为两段,各段分数线怎样划定?提前录取志愿如何填报?考生志愿怎样选择和定位?最新的高考招生政策及志愿填报问答,赶紧收藏。浙江省2021年新高考招生政策百问百答1.浙江高考共有几种招生模式?答:浙江高考主要有四种考试招生模式:一是统一高考招生。考试不分理,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别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文理科(今年起河南高一新生不再分文理科)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6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介绍了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有关情况。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改革(为什么只有河南省高考改革被骂的那么惨)
今日,河南高考方案出炉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欢喜,而是无数河南学子和学生父母的不满和无奈。方案总结来说就是三个新改革:第一:明确统一高考科目“3+1+2”第二:明确考生总成绩,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第三:明确招生录取方式,2025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125万。与之对应的,是河南省没有一所985院校,只有一所211院校。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报名问题(2022高考报名遇到的问题)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2022年高考报名已于昨日开始,不少考生和家长在报名时遇到了“拦路虎”。11月11日,大河报记者获悉,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特别发布2022年普通高招报名工作相关事宜问答,为考生报名答疑解惑。问: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时间?答: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开始时间为2021年11月10日9:00;艺术类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17:00,非艺术类截止时间为11月25日1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录取查询(河南高招录取流程)
2022年河南省高招录取工作于7月8日启动各批次在什么时间录取?录取流程都有哪些?怎样查询录取结果?考生和家长请继续往下看7月8日开始录取批次7月8日—9日 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同批进行)7月8日—10日 专升本、对口本科7月8日—11日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一各批次录取时间河南省2022年高招录取工作从7月8日开始,到8月11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各批次录取时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下。批次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多难(河南考生难吗)
?今年的高考,落下帷幕。 河南的分数线出来了,科一本分数线为536分,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02分;科二本分数线为447分,理科二本分数线为385分。高职高专批理科分数线均为160分。 这个时候,也是学生们最紧张的时候,一些人志在必得,一些人则彻底对刚开始的人生失望。 但是在此倒下,还是像没伞的孩子一样奔跑? 河南高考难,但不是安慰自己的借口 高考失利者,在这个时候非常脆弱,因此而抑郁的大有人在。
2023-03-28 0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在线咨询(河南发布高考考前咨询权威渠道)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高考在即,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整理了考前咨询的权威渠道。同时,提醒请各位考生和家长谨防不法机构宣传招生,一切院校招生信息,以各学校官网为准。渠道一关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可以及时获取官方发布的权威招考信息。点击“微服务”,选择“咨询留言”,同样可以进行招考咨询。渠道三全省招生考试语音服务电话0371-55610639,及全省各地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联系电话,也随时待
2023-03-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