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考答疑 > 湖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高考填报志愿九项注意)

湖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高考填报志愿九项注意)

2022-11-27 09:36:58高考答疑阅读 0

6月29日 8:00,湖北高考第一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开启。

湖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高考填报志愿九项注意)

今年继续实行知分知线填报志愿,分两次集中填报。6月29日 8:00至7月2日17:00是第一次集中填报,实行分段截止,其中:

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艺术本科A、艺术本科B、艺术高职高专批、体育本科批、体育高职高专批、技能高考本科批、技能高考高职高专批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为7月2日 17:00。

连日来,针对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的志愿填报问题,省招办及各高校招生办通过网上网下,集中进行咨询解答。集中填报正式开始前,相关部门提醒:填报志愿有技巧,9点事项要注意。

填报志愿前“八项注意”

1、阅读章程是前提。

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仔细了解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的录取要求。填报志愿看章程,填好志愿靠章程。每年都有个别学生因不仔细看章程,填报不符合要求的专业导致退档,非常可惜。高校招生章程(简章)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或招生高校网站查询。

2、了解规则打基础。

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规则,先对每个考生计算出投档排序成绩,按投档排序成绩将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投档到某个考生时,按照该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当计算机检索到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有计划余额,考生档案即投到这个院校专业组。

3、找准位次冲稳保。

考生档案能否投档往往取决于高考成绩是否达到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所以找准自己的成绩定位非常重要,省招办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各类考生的一分一段成绩统计表、往年各批次学校投档线和录取情况统计表。考生应先了解自己成绩在全省的排位,根据自己的排位再选择填报学校和院校专业组(专业),对填报的学校和院校专业组(专业)要综合考虑学校近年投档分数线位次、投档线与批次线线差、选考科目要求、职业规划等因素。

“冲”、“稳”、“保”要合理组合,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和院校专业组,尽量保证所填报的院校之间及院校专业组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增大投档成功的概率。

例:普通类考生在填报本科普通批 45 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时,按照考生志向,先选择 3-5

所学校 15 个左右的院校专业组填在前面“冲一冲”,填报希望够得着的理想高校和院校专业组;再选择 3-5 所学校 15 个左右的院校专业组填在中间“稳一稳”,填报与自己高考成绩“门当户对”的高校和院校专业组;还选择 3-5 所学校 15 个左右的院校专业组填在后面“保一保”,填报录取概率比较大的高校和院校专业组。同时考生填报志愿时,还要考虑今年首次实行“3+1+2”考试模式、首次合并本科批次、首次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等多重因素,往年录取信息中的院校投档分数和排位、专业录取分数和排位会有波动,要尽量选择分数位次以及投档线与批次线的线差相当的学校,慎重填报志愿。

4、志愿排序有讲究。

平行志愿中的多个院校专业组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顺序的,志愿填报系统中志愿排序的先后就是计算机检索投档的顺序,填报顺序会影响投档结果。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个志愿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个志愿。因此,考生志愿顺序最好按自己的意愿排序,将最想就读的志愿填在靠前的位置。考生既可以填报同一院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志愿,也可以选择若干个不同院校专业组按考生自己的意愿顺序混合填报。特别提醒,对不想就读或家庭经济状况无力承担的院校专业组一定不要填报,如中外合作办学和高收费院校专业组。

5、填满志愿增机会。

建议考生尽量将所有志愿填满,考生如果少填一个志愿,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同时,填好后续批次的志愿,避免落选。普通类考生可以填报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及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志愿,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普通类志愿。如果有的考生达到本科普通批分数线,就只填报本科普通批志愿,不填报后面批次的志愿,一旦因分数低退档或档案没有投出去,就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

6、服从调剂降风险。

每个专业组内可能包括多个专业,“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是指在同一专业组内,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的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该专业组内的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表明考生不愿意调剂到该院校专业组内的未填报专业,当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录取时,一般会被高校退档,考生最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7、混合填报要统筹。

一是普通类考生在选报“不限再选科目”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时,也要有意选报一些符合再选科目限制要求的院校专业组;二是具备专项资格的考生要注意把常规院校专业组和专项计划院校专业组志愿兼报。

8、风险意识不可少。

平行志愿不是“保险箱”,也有落选风险。平行志愿虽然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同时,也存在风险。一是定位不准,考生成绩达不到填报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档案投不出去。二是达不到填报院校专业组内专业的录取线,而且又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三是填报考生自己条件不符合的院校专业组或专业,档案投出去后即使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也有可能被退档。一旦被退档后,只能参加计划未完成院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录取的满意度会大大降低。

网上填报志愿“九项注意”

1、网上填报志愿 10 个主要操作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主要有以下 10 个步骤:

查询招生计划,填写草表→登录指定网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修改初始密码,填写、修改联系方式→进入志愿填报模块→阅读填报志愿须知→选择合适模块填写志愿→填写符合条件的所有批次或模块志愿→退出系统→再次登录系统,查询志愿。

网上填报的志愿是投档录取依据,为了保证志愿的安全有效,考生要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负责,严格按规定的步骤和程序上网填报。

2、登录省招办指定的网址填报。

考生只能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志愿,否则无效。

3、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

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网报系统就会关闭,不能再进行填报或修改。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

4、首次登录后必须更改初始密码。

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

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号、考号、手机号、“1234”、“123456”、“6666”、“8888”或“aaaa”、“abcdef”之类的数字和字母作为密码。

5、一定要记住保存和安全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或修改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考生每次退出网报系统时,一定要先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安全退出”按钮,再关闭浏览器(或填报页面)。若直接关闭浏览器(或填报页面)、或长时间不做任何操作(一般为30分钟),考生帐号将被锁定,须等待 15 分钟才能再次登录。因此考生应规范操作,把握操作时限,避免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6、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

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后,建议考生最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误,是否遗漏。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7、建议先拟定好志愿草表再上网填报。

高考志愿对录取考生至关重要,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反复斟酌填写志愿草表,再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这样不容易出现错漏。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8、建议考生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

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心情紧张,容易错误操作;还有可能因网络访问量过大,导致网络拥堵不畅、网速缓慢,影响填报。

9、准确填写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

考生登录省招办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除了填报志愿,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写本人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建议填写考生本人或家长的手机号码,这是考生网上录取电子档案信息中的重要部分。考生填写或修改联系方式请于截止当日 17:00 点前完成,逾期将不能填写或修改。考生只能在集中填报志愿期间填写或修改联系方式,其他时间不能填写或修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巩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自考本科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kbkjy.com/gkdy/136.html

猜你喜欢

  • 高考答疑

    浙江高考体检限报(高考填报志愿时不能忽略的体检限制)

    现在高考分数已经出来了,很多家长和学生把注意力和时间都放在了选择专业和院校上,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和学生们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体检结果!因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下考生如果报考了相关专业,可能面临退档或者其他的问题。所谓不予录取,就是部分高校中的部分专业,对患有部分疾病的考生不予录取,包括重大的血液病或者心脏疾病等,这部分考生如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浙江高考二段投档(浙江高考平行志愿首段投档院校专业分数线出炉)

    浙江2022年高考评卷现场。 童笑雨 摄 普通类一段平行志愿投档,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规则和招生计划1:1的比例,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具体专业(类)。院校专业投档分数线的高低,主要由报考该院校专业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决定。院校专业报考人数多尤其是高分考生多,则投档线上升;专业招生计划量增大,投档线则会相对下降。如不少优质院校一个专业(类)在浙江的招生量达百人以上,超出许多院校各专业在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浙江省高考选考(最新浙江选考安排出炉)

    定啦!今年我省高考及选考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已出炉。考试信息确认和缴费全部在网上进行。具体安排有哪些?考生们快来看看。高考各科考试时间此前,根据教育部“高考延期一个月”的统一部署,今年高考语、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间已明确。今天,我省2020年7月选考、高校招生职业技能理论考试时间安排也出炉了,汇总如下。高考及选考科目考试 日期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7月7日 (星期二)上午语9:00-11:30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浙江省高考分数线(浙江财经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收藏,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张老师的头条号!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浙江提前录取志愿如何填报(今年浙江高考分数线怎么划)

    今年浙江高考普通类录取分段由三段改为两段,各段分数线怎样划定?提前录取志愿如何填报?考生志愿怎样选择和定位?最新的高考招生政策及志愿填报问答,赶紧收藏。浙江省2021年新高考招生政策百问百答1.浙江高考共有几种招生模式?答:浙江高考主要有四种考试招生模式:一是统一高考招生。考试不分理,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别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文理科(今年起河南高一新生不再分文理科)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6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介绍了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有关情况。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改革(为什么只有河南省高考改革被骂的那么惨)

    今日,河南高考方案出炉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欢喜,而是无数河南学子和学生父母的不满和无奈。方案总结来说就是三个新改革:第一:明确统一高考科目“3+1+2”第二:明确考生总成绩,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第三:明确招生录取方式,2025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125万。与之对应的,是河南省没有一所985院校,只有一所211院校。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报名问题(2022高考报名遇到的问题)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2022年高考报名已于昨日开始,不少考生和家长在报名时遇到了“拦路虎”。11月11日,大河报记者获悉,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特别发布2022年普通高招报名工作相关事宜问答,为考生报名答疑解惑。问: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时间?答: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开始时间为2021年11月10日9:00;艺术类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17:00,非艺术类截止时间为11月25日1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录取查询(河南高招录取流程)

    2022年河南省高招录取工作于7月8日启动各批次在什么时间录取?录取流程都有哪些?怎样查询录取结果?考生和家长请继续往下看7月8日开始录取批次7月8日—9日 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同批进行)7月8日—10日 专升本、对口本科7月8日—11日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一各批次录取时间河南省2022年高招录取工作从7月8日开始,到8月11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各批次录取时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下。批次

    2023-03-28 0
  • 高考答疑

    河南高考多难(河南考生难吗)

    ?今年的高考,落下帷幕。 河南的分数线出来了,科一本分数线为536分,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02分;科二本分数线为447分,理科二本分数线为385分。高职高专批理科分数线均为160分。 这个时候,也是学生们最紧张的时候,一些人志在必得,一些人则彻底对刚开始的人生失望。 但是在此倒下,还是像没伞的孩子一样奔跑? 河南高考难,但不是安慰自己的借口 高考失利者,在这个时候非常脆弱,因此而抑郁的大有人在。

    2023-03-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