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好考吗(22年高考难度或面临升级)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高考是目前最为公平、合理的一场“竞赛”。毕竟不管同学们家境如何、背景如何,都需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做准备,而学生能够迈入多高的平台,也全凭自己的实力说话。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学们为了能够获得跨越阶级的机会,在高考考场上都是牟足了劲,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失误。
不过从数据上来看,2021年共有1078万考生参加高考,其中只有40%左右的同学能够摸到本科院校的门槛,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此外,还有学者预测2022年高考难度将会“加码”,学生想要考入理想的院校并不容易。
2022年的高考生太难了,高考难度或将面临“升级”
一直以来,高考存在着“大小年”的说法,而2022年高考很可能就是同学们不愿意面对的“大年”,学生们记得要做好备考工作和心理准备。
首先,高考人数增加势必会造成本科层次“上岸难”。
高考本身属于选拔性考试,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进行“分层”,所以即便每年本科院校都有所扩招,但总体上招生数量还是有限的。
换而言之,参加考试的人越多就意味着竞争越激烈,省控线自然也就越来越“卷”,平时成绩较差或者在高考中没发挥好的同学,只能被迫成为“分母”,进入专科院校。
而从近3年的数据来看,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都达到了千万以上,并且呈现出递增趋势,从这点来推断,想必22年高考报名人数还会增加,高考难度也将升级。
其次,多变的题型成了困扰学生的难点
众所周知,双减政策是与素质教育协同而来。因此现在的试卷题目不仅注重于知识点的考察,还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前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逐渐变得“生动”起来,再加上热点信息以及交叉类综合题目的到来,更是让考生们叫苦不迭。这对于那些不擅长变通的考生来讲,无异于一场“灾难”,甚至还会影响到考试的心态。
最后,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成了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
自2021年起8省率先实施“3+1+2”的高考模式后,又有7个省份陆续加入。由此可见,新高考已经成为了大趋势。
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不需要拘泥于物化生、史地政两类组合,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组合,在高考中扬长避短。
只不过由于学科组合排列多样,再加上新高考推行时间不长,同学们难免感到挠头,一旦组合不恰当,辅科赋分后成绩不佳,就会在报考时处于被动局面,所以说难度较以往增加不少。
除此之外,想“钻空子”的考生也被堵住了出路
我国教育存在地域性差别,其中河北、河南、江苏更是远近闻名的“高考难省”,竞争压力大、机会少几乎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
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家长想出了“高考移民”的好主意。简单来说就是让考生在教育发达区域读书,等到高考时提前将户籍迁移至竞争较小的地区,以增加进入名校的几率。
但这种行为会严重干扰高考的公平性,影响本地学生录取情况,因此近几年各个省份纷纷提出了严格的高考审核要求。
比如天津在件中明确要求,报考学生需要拥有3年以上天津户籍和真实就读经历才能报考,以此来限制“高考移民”的钻空子行为。这对于那些想要投机取巧的同学来说,无异于泼了盆冷水,最后只能凭自己的实力说话。
在高考难度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学生要做好两方面准备
实力准备
高考的命题的难度配比基本为“5:3:2”,其中基础题目和中等题目是学生拿分的关键,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计划。
从模拟考试中找寻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查缺补漏,一步步找到自己欠缺的基础部分,切记不要好高骛远,毕竟“地基”扎得稳才能够让实力更上一层楼。
心理准备
在高考中除了实力以外,心态同样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虽然让同学们完全放轻松不太现实,但笔者还是建议大家要以稍微平常一点的状态来应对,如果实在紧张就提前给自己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哪怕不能发挥出超长的水平,最起码也要赛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22年高考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自考本科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kbkjy.com/gkdy/1041.html